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辛樂克颱風



颱風辛樂克(英语:Typhoon Sinlaku,中国大陆译作森拉克,台湾译作辛乐克,港澳译作森垃克,國際編號:0813,JTWC編號:15W,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名稱:Marce,台灣中央氣象局分級:強烈颱風)是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
「辛樂克」是密克羅尼西亞所提供的名字,指的是密克羅尼西亞庫賽埃島(Kosrae)傳說中的女神[1]

生命教育

壹、計畫背景
 一、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
 二、台北市推動生命教育委員會教材組九十二年年度計畫
 三、Bottom-up、非Top-down之生命教育計畫。
貳、計畫目標
 一、以最優先之生命教育議題為本,在正式課程架構下建構生命教育教案或教學單元。
 二、教授合作團隊的建立。
 三、教師學員與校長學員之培育。
參、活動規劃
活動名稱
預計工作目標與工作要項
第一次工作坊
生命教育各領域學理導論
分組讀書會
1透過各領域教授指導,深化學理之進修。2預計十次(92年二月至六月,每月兩次)
第二次工作坊
1轉化生命教育學理為基礎或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之研討2加入新教授、教學法、教案撰寫格式
教案研討小組系列討論會
預計三次(七月中旬、下旬,八月中旬各一次)。
第三次工作坊
教案與教學單元建構之成果研討與驗收
分組試教與修改教案
試教及觀摩,台北市由陳秀蓉校長統籌安排
成果發表與教學觀摩
由陳秀蓉校長統籌安排
成果出版規劃
1「生命教育理論入門」,由各領域教授之導論集結出書一冊。2生命教育教師手冊(分九年一貫生命教育課上下兩冊、高中職生命教育一冊,共三冊),內容有:生命教育各領域之詳實教案、延伸學習單、參考資料。
肆、教授團的組成教授團設置召集人一名,由孫效智教授擔任;執行秘書由陳立言教授擔任。
人生哲學與人生哲學教育組
黎建球(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曾煥棠(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副教授)
宗教學與宗教教育組
陳德光(輔仁大學宗教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釋慧開(南華大學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鄭素春(真理大學助理教授)
生死學與生死教育組
趙可式(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紀潔芳(彰化師範大學教授兼圖書館館長)林綺雲(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教授兼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所長)
基本倫理學與倫理思考教育組
孫效智(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李琪明(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教授)
兩性與婚姻倫理教育組
詹德隆(輔仁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科技倫理與科技倫理教育組
蔡甫昌(台灣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楊秀儀(長庚大學助理教授)
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組
陳美琴(輔仁大學心理復建系副教授)陳曼玲(世新大學助理教授)吳庶深(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助理教授)鄭玉英教授
伍、教授團隊的任務
活動名稱
教授團隊任務
第一次工作坊
1全程參與,陪伴教師學員與校長學員成長,也彼此學習。2各組教授應以合作方式負責各組所屬領域之學理導論。
分組讀書會
1提供各組學員研讀各領域學理之適當書單或其他議義。2參與讀書會,指導學員討論交流。
第二次工作坊
1全程參與,陪伴教師學員與校長學員成長,也彼此學習。2各組教授應協助種子教師發掘與確定適齡適性的生命教育教學單元議題。
教案建構研討小組系列討論會
參與與指導討論
第三次工作坊
1全程參與,陪伴教師學員與校長學員成長,也彼此學習。2檢視與指導各組教案草案在理論上是否嚴謹與深入淺出。
分組試教與修改教案
擔任試教評鑑與指導修正工作。
成果發表與教學觀摩會
指導發表與教學觀摩會之進行。
陸、學員之任務
 一、全程參與各項動。
 二、學員與配偶應自費部分負擔三次工作坊之食宿。
 三、教師學員:
  (一)教師學員於第二次工作坊後開始生命教育之教案撰寫。
  (二)教案之之撰寫應符合嚴格之詳案標準,讓第三者能只根據教案就能掌握教案要義進行教學。
  (三)教案應經過【第三次】工作坊以及試教之考驗及其後之修訂。
  (四)修訂之成果應透過教學觀摩展示成果。
  (五)最後應參與教案出版之各項相關工作。
 四、校長學員之主要任務即自我在生命教育素養上的成長,陪伴與協助各組教師學員,計畫最後並提出治理學校的使命宣生言(mission statements)。此外,在可能範圍內對所參與之小組進行行政協助。
柒、計畫成果出版規劃
 一、生命教育理論入門,由各領域教授之導論集結出書一冊。 二、生命教育教師手冊(分九年一貫生命教育課上下兩冊、高中職生命教育一冊,共三冊),內容有:生命教育各領域之詳實教案、延伸學習單、參考資料。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
曾志朗
  台灣在政治解嚴之後,人們對長期被禁錮的思想也開始強烈的要求解放。有識之士當然瞭解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教育。不但學者對一向對「保守」而固執的教育體系感到不滿,企業界(如施振榮、張忠謀等)更對這個體系所製造的成品感到憂心。社會對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也是有絕對的共識。李遠哲院長歸國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動我國的教育改革,教育部也盡量在其對將來全國的教育策畫上發出行政鬆綁的回應,把教育回歸學校,把教科書的編排釋放到民間,都在教改的呼聲之下積極進行。
  的確,以往過分著重智育,就很容易被專一的知識體系所掌控。學校就只能跟著政權方向走,凡教材、教法及課程安排都是一個樣子。養出來的學生也被模製成「只此一類」的意識形態。他似乎失去了自我創造的意願,一切都要速成。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最強颱風



颱風名稱 → 狄普(Tip) 颱風編號 → 7919 形成時間 → 1979年10月6日 消散時間 → 1979年10月19日 壽命 → 約13天 最大強度 → 超級強烈颱風 中心最低氣壓 → 870百帕 中心最大風速 → 每秒85公尺 (17級風以上) 最大暴風半徑 → 約1100公里 侵襲區域 → 關島、雅浦島、帛琉、菲律賓東緣、日本世界之最!!這就是世界上最強的颱風----1979年狄普颱風(Tip)。這是全世界的風迷都感到津津樂道的一個颱風。儘管它沒有侵襲台灣,希望各位網友能注意! 這個超級颱風,誕生於1979年10月4日,在關島東南方約兩千公里的海面上形成,當時只是個熱帶低壓。起初颱風的路徑並不穩定,持續在北緯5~10度,東經150~155度間打轉。10月6日,增強為輕度颱風,颱風仍繼續打轉,直到10月8日才開始穩定地向北北西移動,1天後轉向偏西運動。 起初,颱風的發展並不快速,直到10月9日,它還是個輕度颱風。然而10月10日,颱風增強為中度颱風後,開始迅速增強,隔日就增強為強烈颱風!10月12日,颱風的強度已達最鼎盛時期----中心最大風速紀錄為每小時305公里,相當於每秒85公尺。而這時中心氣壓已跌至870百帕!多麼可怕的數字~~另外,它的暴風半徑大得嚇死人~~半徑1100公里,是賀伯、尤特颱風的三倍大!以下圖片可顯示半徑1100公里的巨大!這些資料是取自於美國氣象單位的資料。然而,這颱風的終極強度並未能持久,在10月13日,颱風開始漸漸減弱。當時狄普颱風的位置仍在廣大的太平洋上,所在緯度約在北緯15~20度。關於這件事,香港地區的風迷引來了熱烈討論。有人說,當時狄普颱風的暴風半徑十分巨大,達1100公里,當颱風減弱的時候,暴風圈的邊緣已經接觸了菲律賓東緣,所以會漸漸減弱。不過,有人認為,即便颱風的暴風圈已接觸陸地,颱風應該還不會有明顯的減弱,直到中心登陸之後才會有明顯的減弱。總之,狄普颱風為何在熱帶海洋上漸漸減弱,仍是個謎團。 颱風減弱一直到10月15日左右,才減弱為中度颱風,這時颱風一度威脅台灣。不過,在10月16日,颱風偏北移動,台灣才免於被威脅。颱風開始影響日本了。琉球則為首當其衝,當時颱風的中心風速為110節。 隨後,颱風轉向東北移動,在10月18日於日本紀伊半島登陸,並減弱為輕度颱風。10月19日,颱風在日本東北地區近海變性為溫帶氣旋。由於年代太久遠了,並不清楚此颱風在日本地區所造成的影響。狄普颱風傳奇的一生便結束了。

國中基測

一、測驗學科:九十七年國中基測科目為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五科及寫作測驗,除國文科及寫作測驗同屬語文學習領域本國語文(國語文)外,各科不跨學習領域。二、測驗題數與時間:除寫作測驗為五十分鐘外,其餘各科測驗時間均為七十分鐘,其題數如下:寫作測驗:一題。國文科:四十五~五十題。數學科:三十~三十五題。英語科:四十~四十五題。 社會科:六十~七十題。自然科:五十~六十題。各科測驗題數以學生能於測驗時間內從容完成作答為原則。三、測驗題型:寫作測驗:引導寫作方式。其餘五科:四選一的單選題,包括單題及題組題。四、試題取材原則與示例:(一)取材一般性原則九十七年國中基測各科試題之取材,以學生學習及生活經驗為主要來源。各科所要測驗的能力與內涵,以課程綱要為命題依據,詳細內容如下表所示:測驗學科測驗時間命題依據寫作測驗50分鐘《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本國語文/國語文/國中階段寫作能力指標,並參酌部分國小階段寫作能力指標國文70分鐘《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本國語文/國語文/國中階段能力指標數學70分鐘《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國中階段能力指標貳、見微知著觀示例3英語70分鐘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國中階段能力指標2.《國民中小學最基本一千字詞》(俗稱「千字表」,教育部92年1月公告)社會70分鐘《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國中階段能力指標自然70分鐘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自然學科/國中階段能力指標2.「附錄二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材內容細目」之自然學科/國中階段部分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五科一般命題原則如下:1、以能經由紙筆測驗評量的能力指標為主:採用紙筆測驗所能評量的能力指標,期能客觀、公平的實施國中基測。2、以評量學生所習得的基本能力為目的:採用基礎、核心及重要的能力指標,期能可靠(信度)、有效(效度)的評量學生基本能力。3、以符合綱要不涉及素材(版本)為選取方針:國中基測內容根據能力指標,學生無論使用哪一版本教材,只要能融會貫通,並習得基本能力,皆足以應考國中基測。[示例一]「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是藉聲音的描寫來反襯寂靜。下列詩句何者屬於此類?(A)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B)三更子規啼,松夜益寂寥*(C)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D)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94參考題本-17<能力指標>E-3-3-2-5能欣賞作品的寫作風格、修辭技巧及特色。<測驗內容>修辭技巧。<說 明>本題在題幹中說明反襯修辭法的特性,學生可藉此類推,選出答案,不須熟記修辭法的定義。不論學生使用哪一種版本,只要具備基本的修辭概念,即可作答。